力推三园合一 增创发展优势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3-12-11|浏览次数:

▲梅县区委书记张文广

    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谋篇开局正当时。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梅州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市产业集聚发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丰顺、五华、兴宁、梅县4县(市、区)及市经信、交通、供电部门“一把手”分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如何结合各自实际和职能优势,出实招见行动,推进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本报今起推出“建设集聚带,人勤春来早”专栏,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曹优生

    特约记者翁尚华许国义

    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以下简称“集聚带”)是我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涉及四个县(市、区),其中梅县区该如何发力,推进集聚带快发展、早见效?近日,该区区委书记张文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详细阐述。

    锁定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工作

    现状

    去年,梅县集聚区引进项目97个、计划总投资18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0.51亿元,工业增加值19.63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34.9%,集聚区效应逐步凸显。

    “过去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新的一年,我们将扭住‘三大抓手’,锁定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工作。”张文广说,今年的目标是使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集聚区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均增长30%以上,培育至少10家企业上新三板;每个镇(办事处、高管会)培育发展至少1家规上企业,完成至少5个招商项目,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均增长20%以上。

    他表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区主动将梅县集聚区纳入集聚带的总体规划,与广梅产业园精准对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商贸物流、休闲健康医疗、新型电子和新材料主导产业,积极争取享受省级产业转移园政策优惠。

    强化工作措施实现各个突破

    现状

    去年,梅县区初步完成了集聚区规划方案,并将集聚区分为畲江产业园中园、水车产业园和城东白渡产业园三大园区推进建设。其中,畲江产业园中园首期700亩用地已完成征拆,正与广铁集团洽谈共建现代铁路物流园(含保税物流园)、与中新塑料有限公司洽谈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在产业园中园建孵化创业基地等。城东白渡产业园有34家企业落户,其中投产25家,新引进博森光能等一批项目,启动了新型电子产业化项目前期规划工作,正在洽谈一批项目落户;与增城合作共建产业园,已入园、在建、落实10个招商引资项目。

    张文广说,为争取中央、省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该区党政主要领导前往京、穗等地,与发改、国土等部门联系;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区财政的扶持资金投入,协调银信部门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该区正研究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贷款贴息扶持。

    该区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全年有20家以上企业实现上规模。构建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绿色通道,增强产业投资吸引力,围绕3至5年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商贸物流四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和宝丽华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的目标,全区各级各部门“走好四步棋”。一是抓好集聚区申报纳入省级园区管理工作,确保今年申报成功;二是支持梅雁、宝丽华、超华等骨干企业增资扩产、挖潜增效、做强做大,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健全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引导企业用好省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技改,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四是加快推进城东白渡产业园新型电子产业化项目、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推动形成新一轮乡贤回乡创业热潮。

    张文广表示,该区还科学确定集聚区各园区产业规划,强力推进梅县集聚区“三园合一”建设,充分考虑上、中、下游项目的衔接,延长产业链、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工业用地和建设,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工业用地指标,进一步简化建设用地报批手续,提高报批效率。此外,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该区将在配合做好“两高一场”项目规划建设的同时,优化交通网络,启动建设新城至畲江广梅产业园、白渡至梅州坑园区两条快速干线,争取新增水车、葵岗、白渡三个高速路出口,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梅州市企业联合会 粤ICP备15105595号-2 技术支持: 广东君鸿实业 全国服务热线:4009008473